魏徵

历史其实很有趣:唐太宗李世民的眼泪,藏着帝王少有的温度

提到唐太宗李世民,你脑海里浮现的是什么形象?是玄武门之变中杀伐果断的枭雄,是开创 “贞观之治” 的英明君主,还是与房玄龄、杜如晦等贤臣共商国是的睿智帝王?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他是站在唐朝巅峰、自带威严气场的 “千古一帝”,似乎与 “哭” 这个柔软的动作毫不沾边

有趣 帝王 眼泪 唐太宗李世民 魏徵 2025-09-28 23:55  1

唐太宗杀兄夺位,为啥还能当千古明君

有网友刷到玄武门之变的视频就吐槽:李世民明明是杀了亲哥李建成、亲弟李元吉,逼着老爹李渊退位才当上皇帝,妥妥的“篡位者”,为啥后世还天天把他捧成“千古明君”?难道大家都忘了他干的那些狠事?其实还真不是“忘”了,是他后来干的事,实在把“篡位”的负面影响给盖过去了。

李建成 李世民 唐太宗 玄武门之变 魏徵 2025-09-30 07:53  1

历史其实很有趣:唐太宗李世民,竟然是个“爱哭鬼”?

提到唐太宗李世民,你脑海里浮现的是什么形象?是玄武门之变中杀伐果断的枭雄,是开创 “贞观之治” 的英明君主,还是与房玄龄、杜如晦等贤臣共商国是的睿智帝王?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他是站在唐朝巅峰、自带威严气场的 “千古一帝”,似乎与 “哭” 这个柔软的动作毫不沾边

有趣 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 魏徵 爱哭鬼 2025-09-28 15:55  2

李世民放390名死囚回家过年,约定过年后再斩,最终回来多少人?

西安碑林博物馆里,《贞观政要》的碑刻字迹斑驳。其中 “恤刑慎杀” 四字,藏着一段 1400 多年前的传奇。 公元 632 年冬,长安监狱的铁门吱呀作响。390 名死囚戴着枷锁,等待秋后问斩。谁也没料到,皇帝李世民会给他们一个匪夷所思的选择。 “放你们回家过年,

李世民 魏徵 死囚 王五 死牢 2025-09-25 16:29  2

只要诗在,长安就一直在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唐朝则是一个诗的朝代,唐诗,自然是中国诗的顶峰。2200多位诗人用近五万首诗歌,共同托起了大唐帝国。历朝历代的人都写诗,历朝历代也都有好诗,但没有哪一个朝代能像唐朝这样拥有这么多伟大的诗人和经典的诗篇。诗人们把大唐的包容、开放与自信灌注在他

长安 杜牧 魏徵 陈子昂 孟浩然 2025-09-25 10:25  2

这样的几个人,才是你人生的贵人,遇到了,千万要珍惜

日子就像一杯温吞水,热的时候有人帮你挡着烫,凉的时候有人帮你续着温,这就是藏在平凡里的福气。人这一辈子,会碰见各种各样的人,有的像一阵风,吹过就没了痕迹;有的却像一颗树,在你需要的时候,总能给你遮风挡雨。这些像树一样的人,就是你人生里的贵人,数量不多,可一旦遇

安杰 德福 魏徵 鲍叔牙 管仲 2025-09-14 13:28  3

一个人本性再善良,也不要对以下几类人心软,看完就清醒了!

人们常说,善良是做人的根本,就像季羡林先生说的:“善良是一种天性,不是一种本能,天性是与生俱来的,本能是后天养成的。” 这话特别实在,每个人心里都藏着柔软的角落,看到别人难处,总想着伸把手帮一把,可有时候啊,这份心软用错了地方,不仅帮不了别人,还会让自己受委屈

安杰 周蓉 心软 梅长苏 魏徵 2025-09-12 20:12  4

每日一学(第三百九十八期)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最早应出自唐代史学家吴兢的政论性史书《贞观政要》:“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是唐朝第一诤臣魏徵去世后,唐太宗对朝臣发出的感慨之言。《旧唐书·魏徵传》抄录此语。后来,欧阳修、宋祁所编《新唐

毛主席 兴替 魏徵 李自成 吴兢 2022-08-11 03:10  2

面对他人的言语攻击,真正厉害的人往往这样做,错不了

人这一辈子,谁没被人说过几句难听话啊?可能是街坊邻里的闲言碎语,可能是工作上的冷嘲热讽,甚至是陌生人的无端指责。有时候那些话像针似的,扎得人心里发疼,忍不住就想怼回去,可真吵起来了,气到的是自己,还落个 “没度量” 的名声。但你发现没?真正厉害的人,从不会这么

安杰 白景琦 李世民 曾国藩 魏徵 2025-09-11 20:12  3

魏征:他是唐太宗的明镜,直言敢谏成就千古“忠臣典范”!

贞观十七年,唐太宗李世民为纪念当初追随他一同打天下的多位功臣,便命画家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描绘了24位功臣的画像。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按照顺序排列分别是1长孙无忌、2李孝恭、3杜如晦、4魏征、5房玄龄、6高士廉、7尉迟敬德、8李靖、9萧瑀、10段志玄、11刘弘基、12

李密 窦建德 唐太宗 魏徵 魏征 2025-09-10 18:59  4

别再怕历史枯燥这些故事藏着中国千年文明密码看完直呼上头

l提到中国古代史,不少人第一反应是密密麻麻的年号、晦涩难懂的制度条文,刚翻两页就忍不住犯困。可你知道吗?那些被你忽略的历史故事,才是打开这数千年岁月的“万能钥匙”——它们藏着王朝兴衰的密码,裹着古人的爱恨悲欢,比小说更跌宕,比影视剧更上头。今天就带你走进这些鲜

历史 故事 魏徵 荆轲 中国古代史 2025-09-08 19:16  2

为什么说朱载坖才是明朝的最佳皇帝?

不是这位隆庆皇帝有多强,我也不是高拱或张居正的脑C粉。而是在明朝的那套拧巴制度下,偏偏就属朱载坖这种心眼又大又缺的皇帝最合适,换成朱厚熜那样心生七窍还小得像针鼻的,保证越折腾越乱套。就算换上开国二祖,也得搞得一地鸡毛,反正都不如咱们的这位“后宫小蜜蜂”。

皇帝 明朝 宰相 魏徵 朱载 2025-09-05 16:06  3

以史为鉴:学史明理崇德 助力开创未来

《孔子家语》中记载:“往古者,所以知今。人主不务袭迹于其所以安存,而忽怠于其所以危亡,是犹未有以异于却步,而欲求及前人也,岂非惑哉?” 意思是说,从前之事是用以启发当今之人的。如果一个君主不努力追寻前朝之所以能安稳存在的足迹,又不重视其之所以危亡的原因,这就好

崇德 太宗 魏徵 明理崇德 褚亮 2025-08-08 05:21  4